人们在说到留学生时,常常应用一个概念:“学成”或“学成回国”。所谓“学成”至少有四种水平:
第一种水平:掌握一种技能。例如,学会飞机驾驶、维修等等。留学生通过1至3年的学习训练,掌握了这种技能,那就是“学成”了。这是第一种水平的“学成”。
第二种水平:学习一种专业。例如,学习物理科学或生物科学中的某个专业,大约需要3至5年。留学的目标通常是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,取得了学位,那就是“学成”了。这是第二种水平的“学成”。
第三种水平:科研前沿探索。例如,除了达到博士学位外,还在一两项前沿课题研究中有所突破。这大约需要5至8年或更长一些时间。留学的目标是获取有创造性的突破,因此,取得学位并不等于“学成”,只有真正做出创造性贡献,才算“学成”。这是第三种水平的“学成”。
第四种水平:取得杰出成就。例如,主持一项大型研究,经营一项大的事业。大约需要8至15年。留学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取得学位,而是事业有成,要在他国社会上得到公认,做出巨大贡献。这是第四种水平的“学成”。
中国近10多年,出国的留学生已达数十万人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望,国内的有关单位也有各自不同的目标。因此,上述四种水平的“学成”都是有的。不能仅仅将第一种和第二种水平的“学成”视为当然的、唯一的“学成”。
留学,国家和个人都付出巨大的物质投入和精神投入。如果仅仅将第一种水平和第二种水平的“学成”概念,当成全部“学成”概念,急急忙忙叫回国,大多只能是达到实习生、进修生水平。不少留学生要选择第三种和第四种的学成,为什么不可以呢?
“智力流失”引起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深切关注,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我们应当争取的不只是作为“个人”这个“粒子”的“位置”在何处,而主要应关心留学生与国内保持不断的密切的信息联系,使之不断有“智力回流”,以此为国服务。同时,一旦他们认为“学成”后,积极欢迎他们回国服务。即使那些选择终身在海外创业的人,也是炎黄子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他们可以通过经济投资、智力投资、教育投资,为国效力。“智力回流”既包含回国的,也包含未回国、不回国的人